崔球
|
教育背景 博士:2000.09-2004.0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1997.09-2000.07,四川大学,遗传学 学士:1993.09-1997.07,四川大学,微生物学 工作经历 2024.01-至今,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09.04-2023.12,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 2008.01-2009.03,美国 |
|
发表时间:2024年02月05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根源奖学...
|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根源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通过资料审查、现场答辩,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见附件)。(特殊说明:特等奖从缺;三等奖从缺3个名额) 公示时间:2024年12月17日-19日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7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新百廿奖...
|
根据《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关于评选新百廿基金奖学金的通知》,经学生自主申报、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审查,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4年12月17日-19日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7日 |
|
格微致知丨西湖大学曹蓬勃:调控细...
|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6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2025年以“申请-考...
|
凡符合《山东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章程》要求的考生,经报考导师及研究院材料审核小组材料审核通过后,可参加考核。 一、报名 (一)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2月17日9:00-12月31日17:00,考生登录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https://yanzhao.sdu.edu.cn),选择“2025年博士招生”,首次报名须注册;登录系统后,请先选择“第一批次”,开始报名;确认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7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展“筑牢宿舍安...
|
为扎实做好学生宿舍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微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近日开展“筑牢宿舍安全防线”专项行动,多措并举进行学生住宿行为引导,落实好学生住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宿舍安全知识普及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辅导员龚丽羽、郭宝石开展了多场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内容涉及宿舍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电动车充电及出行安全、防盗防骗、网络安全等方面。他们详细解读了学校相关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6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展“益微青年:...
|
从心探索兴趣,用心规划未来。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兴趣,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缓解因就业产生的心理压力,微生物技术研究院于12月16日在会文北楼开展了“益微青年:探索兴趣”心理沙龙活动。 活动中,研究院辅导员郭宝石、龚丽羽以《思考,快与慢》为例,引出生涯与兴趣的链接,点明兴趣是职业目标的探索与建立的重要部分。通过“约会时钟”、“人生拼图”两个热场游戏,辅导员与同学们积极分享和讨论个人业余爱好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7日 |
|
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根源奖学金评选答...
|
2024年12月13日下午,根源奖学金评选答辩会于第周苑A座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根源生物集团副总裁孙志刚,高级科学家肖志壮,人力资源总监李兴琪,博士闫舟、袁绍辉,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谷立川、刘怀伟、崔球教授出席答辩会。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韩春岫主持会议。 经个人申请,资格审查共有9名同学进入答辩环节,会上每位答辩人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在市场转化潜力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评委提问环节现场专家 |
|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4日 |
|
自养菌遗传与应用团队
|
团队负责人:林建群 团队其他成员:陈林旭、刘相梅、庞昕 团队简介:团队主要针对微生物冶金、污水处理、绿色生物制造等微生物产业中有重大产业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自养与异养菌(群),围绕关键科学问题(能量循环、物质循环、适应与协同),开展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环境微生物组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对微生物(组)的人工设计与改造,解决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微生物“卡脖子”难题,通过在分子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
真菌遗传代谢与生物质资源转化团队
|
团队负责人:刘巍峰 博士招生导师:刘巍峰;崔球、刘国栋、庞秀华、沈煜、宋欣、赵建 团队其他成员:李雪芝、卢宪芹、孟祥锋、解彬彬、张伟欣 团队简介:团队简介:研究团队主要以丝状真菌、放线菌及酿酒酵母为材料,开展以下方面研究:1)丝状真菌蛋白质表达分泌机制与高效合成;2)生物质资源的生物降解与转化;3)真菌和放线菌的代谢调控及代谢潜能挖掘与利用;4)围绕细菌和真菌基因组获取、“基因型——表型”关系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
肠道微生物与菌群互作学术团队
|
团队负责人:刘双江 博士招生导师:刘双江;毕双玉、高翔、孔文涛、刘畅、汪兆琦、王明钰、武大雷 团队其他成员:毕明霞、郭婷婷、季明杰、姜昆、蒋荷、孔健、李唐亮、凌建亚、刘晓倩、王玉琳、宗文 团队简介:团队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物分离培养、功能评估及开发利用。基于培养组学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中华健康人体肠道菌库和小鼠肠道菌库,在此基础上,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生理、遗传、与代谢特性,以及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机制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07日 |
|
微生物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团队
|
团队负责人:祁庆生 博士招生导师:祁庆生;侯进、梁泉峰、卢雪梅、赵广 团队其他成员:包子娴、崔志勇、刘萌萌、刘敏、苏田源、王纪超 团队简介:微生物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团队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酶工程等方向的研究。通过微生物代谢机理解析、合成生物学工具开发,实现大宗化学品、药物、食品等产品的高效生物合成;通过酶工程等,解决塑料降解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从事糖生物学研究,开展酶催化的糖基化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
CRISPR暨古菌生物学研究团队
|
团队负责人:佘群新 博士招生导师:佘群新;倪金凤、申玉龙 团队其他成员:冯旭、黄奇洪、冀世奇、石梅 团队简介:本学术团队在CRISPR研究和古菌生物学等方面有长期的科研积累,相关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研究内容包括:CRISPR系统与新型RNA引导核酸酶分子机制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古菌DNA损伤响应与DNA修复、古菌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嗜酸热微生物底盘细胞的构建及应用、微生物活性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
酶工程研究团队
|
团队负责人:李盛英 博士招生导师:李盛英;陈辉 团队其他成员:杜磊、刘琨、马莉、张兴旺 团队简介:酶工程研究组是由国家杰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李盛英教授领衔的青年科研团队,团队成员还包括国家优青1名、国家海外优青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山东省高层次人才1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P450酶学与酶工程、工业微生物菌株改良等。团队科研设备精良,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成果突出 |
|
发表时间:2023年11月10日 |
|
张友明
|
|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9日 |
|